
一天门下的会仙桥,两个小朋友成了神仙眷侣

尹喜当年走过的路成为了如今的古神道,即便是后来人们精心设计后劈山搭路,一段段台阶仍沿着山崖笔直而上,从山底直达金顶的石阶多达上万阶。当年尹喜一定无心欣赏风景,因为他要面对的不仅是自然的险恶,还有动物们或警惕或贪婪的目光;这是一次常人无法完成的旅途,对于已经人到中年的尹喜来说,被考验的不仅是体力还有坚强的神经,而朝拜路上的每一次叩拜都是向着那神圣的追求。

后来的人们看到众多的山峰都俯身朝拜天柱峰时,为彰显大顶在修道人心中至尊无上的地位,将这一罕见的奇观命名为“七十二峰朝大顶”。 武当山金顶上的山峰就是一只神龟,因为武当山是位于南方,南方五行叫火方,然后它又像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焰,中间非常高火苗非常高,周围山峰都朝向大顶,加上上对着天上的火星,武当山地区火太盛,在这个火非常盛的地方有一个水神镇压在山顶,这样武当山就有了这种“非玄武不足以当之”的这样一个说法;水神镇压着火,水火既济阴阳协调,所以名字为“武当”。
如今的大顶之上屹立着一座朝向东方的金殿,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刻道人们都会来此敬香朝拜,在他们心中金殿正是水神玄武在人间的居所,他端坐于群山之上守护着连绵不断的八百里大山。明朝的帝王为表达对玄武神的敬仰之心,特意为他修建了这座铜铸鎏金仿木式宫殿建筑,这座金殿屋顶采用的是皇家专用的重檐庑殿式,与北京紫禁城太和殿形制相同,如此高规格的建筑全国仅此一座,体现了“万乘独尊”的皇权与神权思想。 正是两千多年前尹喜、老子与武当山的结缘使《道德经》从这里流传,这一切为这座看似普通的大山平添了几分不同凡响的仙气,也注定了武当山与中国道教相交相融的历史宿命。

夕阳西落鼓声渐起,武当的道人们开始诵习晚课。道教信徒们认为,长夜即将来临,此时应反省自己一天的对错方能平静身心,修成正果。落日的余晖中玄武神倾听着众生的祈祷,他微笑着俯瞰苍茫群山,这座大山有着太多的神奇,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。